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動態(tài)
-
“華龍一號”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,作為中廣核“華龍一號”示范工程,防城港核電3、4號機組擔負著建立“華龍一號”技術標準體系的重要使命。防城港核電在建立“華龍一號”運行期間輻射防護監(jiān)測體系時發(fā)現,國內尚無可參照執(zhí)行的相關標準文件。而隨著“華龍一號”的批量化建設,防城港核電所建立的“華龍一號”輻射防護監(jiān)測體系能否得到行業(yè)的認可,關系到機組輻射源項的對標和改進提升。因此,建立行業(yè)認可的“華龍一號”標準輻射監(jiān)測大綱勢在必行。
2024年5月22日,防城港核電輻射防護工程師張志強收到了《關于征集2024年度第二次中國核能行業(yè)協(xié)會團體標準項目的通知》。他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,防城港核電可以牽頭建立“華龍一號”標準輻射監(jiān)測大綱了。然而,看完通知內容后,張志強緊鎖眉頭,通知要求7月31日前完成立項申請,并要求提交標準草案。通知里還提到,6月30日前完成立項申報程序的項目將優(yōu)先組織立項審查工作。時間緊迫,留給張志強的時間僅剩一個月。
在申請標準方面,張志強可是一只“菜鳥”:沒有經驗、不熟悉流程,能不能在6月30日前搞定?他的心里實在沒底。懷著忐忑的心情,他撥通了公司科技辦相關負責同事的電話,經過溝通交流,他決定試一試,隨即著手開展標準草案編制工作。白天處理日常工作,晚上和周末加班加點,研讀通知、查閱團標范文、檢索現狀資料、并積極聯(lián)系參編單位。6月25日,在公司科技辦的支持下,張志強順利在中國核能行業(yè)協(xié)會團體標準信息管理系統(tǒng)中發(fā)起了立項申請,并于7月4日提交了正式的立項申請和標準草案。盡管比6月30日的優(yōu)先審查截止日期晚了4天,但張志強并未放棄,他主動聯(lián)系核能行業(yè)協(xié)會,詢問能否盡早安排開展立項評審工作,經過溝通后,最終得到了肯定答復。
得到答復后,伴隨著開心激動而來的是焦慮。距離最近的評審會已不足20天,草案質量還有待提高。作為首次申請者,張志強心中充滿疑問:“專家會提什么樣的問題?專家提問答不上來怎么辦?評審會能不能通過?”在重重壓力之下,他夜以繼日地查閱相關的國家法規(guī)標準和國外文件,標準草案和匯報材料反復修改完善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(jié)。
7月23日,評審匯報完畢,13位專家一致同意該標準立項申請。由于其他堆型的輻射防護監(jiān)測也缺少國際、行標和團體標準,專家們建議防城港核電直接編制《壓水堆核電廠輻射防護監(jiān)測大綱》,需包絡國內各壓水堆核電堆型。這意味著編寫組人員需要熟悉多種不同堆型的技術特點,對編寫者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,責任更加重大,使命也更加光榮。